
新聞中心
學習貫徹?監測談 | 以高水平生態監測,服務支撐生態監管
編者按: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是當前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的重大政治任務。為深入落實生態環境部工作會議部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特推出“學習貫徹?監測談”,邀請全國監測系統圍繞在抓重點、出亮點上下功夫,在補短板、強弱項上實現新突破,在打基礎、強保障上取得新進展,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強調,“要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要著力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這些重要論述和重大戰略安排為下一步生態監管和生態監測工作提出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態室黨支部就如何貫徹落實好環保大會精神,不斷開拓創新,提升生態監測能力和服務生態監管的支撐能力。
一是以生態質量指數為引領,著力構建現代化生態質量監測體系。以EQI納入“十四五”污染防治成效考核指標為抓手,全面落實《區域生態質量評價辦法(試行)》和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構建集衛星遙感、生態綜合監測站、生態質量監測樣地于一體的天空地一體化的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加快建立從樣地布設、現場監測、數據質控、評價分析等全過程的生態質量監測技術規范體系。
二是以生態監測數據為基礎,支撐生態保護和環境管理。深入分析遙感監測及樣地監測數據,對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成效評估提供支撐。積極參與荒漠化防治監管等方面的技術準備工作,為國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試點和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成效評估提供支撐。組織開展生態質量樣地監測,獲得第一手生物多樣性數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提供支撐。用好遙感監測獲取的動態圖斑,助力生態問題發現和生態風險防范。將EQI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指標體系,支撐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和美麗中國建設。
三是扎實開展縣域生態質量監測與評價,守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落實《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掌握縣域生態環境保護狀況;督促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級黨委、政府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投入,不斷改善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核準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變化情況,保證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的客觀準確。
四是開展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與評估。在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開展生態系統碳匯核算模擬,實現模型參數率定與精度驗證,并完成試運行和應用示范,提升典型區域生態系統碳匯核算能力,并逐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碳匯監測與評估,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
文章來源:中國環境監測總站